最近在荷兰买了套小房子:回过头看自己跌跌撞撞一路从稻田里玉米地里走出来,
靠自己在学校里、社会上不停的重建自己的三观,
自信在不停的被打压粉碎后重建,不禁感概农村的小伙伴有多么不容易。
高考之后父母是农民没有人可以给选专业的意见。
仗着自己英语还不错于且讨厌数学选择了英语专业。
读本科的时候完全没有找实习打造自己简历的意识,
大学的寒暑假浪费在亲戚熟食店,美其名曰体验生活。
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好工作。
本科毕业选择保研口译专业。
在老师和学姐学长的介绍下打开了口译市场的路子。
做了很多会议口译 一度做到同传赚了一些钱。
人生的自信以在做口译的过程中重建。
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外交官/总理/CEO/gy/ 都是些在我这个乡下穷小子看起来社会上层人物,
但是他们跟我互动相处的时候是基本上互相尊重的一个态度,治愈了从小到大的自卑。
一直都想出国,但是家里没有钱可以支持留学。
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地产公司工作了不到两年攒了30w,
存够了去荷兰的生活费后毅然辞职买下了去荷兰的机票。
落地两个月拿到了一份还不错的荷兰公司的offer 英语专业我爱恨参半,
学好了他给你一双看这个世界的眼睛,
但是却没有办法给你一张进入这个世界的门票:你需要加倍努力。
对父母还是心存感激因为母亲从小教育我出路只有一条:读书。
父母是很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打击教育/对比教育/艰苦教育/节约教育)但是我理解他们成长的环境导致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的必然性。
到现在我妈听说我用洗碗机 她还是很心疼的说肯定很费水费电吧。
一个人是很难跳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的思维影响的所以我也不会太苛求自己的父母。
毕业8年了,回过头看自己经历的挣扎迷茫、怀疑人生、自我质疑恍若隔世。
但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勇敢一点、坚毅一点、努力一点,也许就能拿到想要的东西呢?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