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 » 正文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一到收割季,

家家都要打制两把新镰刀,铁匠铺里炉火旺盛,叮叮当当,打铁不歇。

新镰刀买回来,父亲骑在长凳上沙拉沙拉地磨,磨一会儿,用手指试试刀锋,再磨,再试。 

终于开镰了,父母起早贪黑在地里,右手提刀,左手扶稻,镰刀顺着秧路子一排一排地割,割下的稻往左靠在没割的稻上,

一路靠着割过去,直到左手拢不下了,就用镰刀勾着放在草绳上,放个两三次,

一捆稻就满了,稻捆立在太阳下面晒,待青黄硬挺的稻草晒得绵软金黄,就可以往稻场上担了。 

担稻把子最是辛苦,田间没有路,所有的稻捆都是通过肩膀运到稻场上。

父母的肩头开始是磨破了皮,在磨破处继续磨,慢慢磨出了老茧。

父亲光着膀子,走路大步流星,饿了回家吃个饭团子,嚼两个生辣椒,渴了喝瓢井拔凉,

三扒两咽之后,又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配图

母亲的汗水从未干过,在干活的间隙回来给妹妹喂奶,有时候也会让我把妹妹送到地里吃,

母亲坐在田埂上摘下草帽,一边扇着怀里的妹妹,一边扇向我。 

一田一田的稻子割下来,再一担一担地挑到稻场上,如果老天作美,

可以一鼓作气将稻子割完、担完、打完,如果老天不作美,稻捆就得一直堆在场上,

若遇久雨不晴,更是揪心,眼睁睁地看着稻子从受潮到生芽。

所以收割季,大人是不舍得睡觉的。 

半夜,小孩子也会在睡梦中被喊醒,一个个睁着惺忪的睡眼,跟着大人去摊场。 

摊好场,小孩可以回家再睡一会儿,大人留在场上,父亲赶着牛在场上一圈圈地走,

母亲睡在草堆旁边,中途翻场时,起来跟父亲一起翻。

一场稻打下来,要轧三遍,翻三遍,等到第三遍的稻草叉走,已到了第二天的上午。 

接下去扬场收场,直到傍晚,金黄的稻谷才堆在稻场上,大人吩咐小孩子把牛牵回家,路上顺便饮牛,

来时再带些青灰过来,青灰是给谷堆上撒花纹做记号,以此防盗。 

好多家的稻场连在一块,小孩们吃过晚饭都聚在了稻场上,在草堆里爬“山洞”,在厚厚的稻草上扎跟头,

在草堆边竖一溜“蜻蜓”(倒立),看谁竖得久,爬到草堆顶上一起往下溜,围着草堆 追逐疯跑。 

月亮升起来了,露水也下来了,风里有了凉意,也有稻谷的清香,小孩们一个个困倦散去,

我摸摸弄散的头发,发现辫子上那朵塑料花只剩下花蒂,花瓣不知去向。我捏着花梗子,披散着头发,

一路抽抽嗒嗒地回家。 

走到圩沟边,听到四娘娘家的三哥在使牛了,石磙咿呀咿呀地唱,

伴着石磙唱的还有三哥唱的流行歌曲;

《十五的月亮》洇在圩沟的水面上,滟滟地荡过来……  

投稿作者:飘逸舟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赚钱APP下载: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

秋收的序曲是从铁匠铺开始的,一到收割季,家家都要打制两把新镰刀,铁匠铺里炉火旺盛,叮叮当当,打铁不歇。新镰刀买回来,父亲骑在长凳上沙拉沙拉地磨,磨一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