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之后,学习节奏快,课业内容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的稀缺,
每天晚上七八点到家,能十点睡觉已经是班级睡的早的孩子了。
很多事情回头看,会发现有些事情小学做对了,把基础打好了,可以帮初中节约宝贵的时间。
时间多放在语文和英语上。
语文和英语是完全可以超前学的学科。因为不考验智商和认知,且这两科无法靠突击提分,需要日积月累才行。
英语是没有年龄门槛的,小学毕业后达到高考水准的孩子大有人在;
语文则没有明显的年龄界限,小学阶段如果有足够的积累,到初中后肯定爆发力更强。
而且,初中的重难点是数理化,大家都在搞理科,那么学语文和英语的时间变少了,
因此需要在小学阶段把时间多放在语文和英语上,
这样到初中孩子的学科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多阅读,读好书。
阅读的习惯这一点更多的是靠家庭的努力。家长每天在家刷手机、看视频,孩子是没办法静心阅读的,身教比言传重要!
我家晚上是不开电视不刷手机的,女儿在客厅看书,我也会拿本书坐在她旁边或附近看书。
孩子读的书,家长帮助筛选,而且阅读要循序渐进。
小学中低年级以儿童文学为主,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开始阅读一部分名著、散文、还有一些科普和社科类的杂志。
外国文学的选择,不同版本和译者之间的水准差异很大,
一般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作水准基本是有保障的。
循序渐进古诗文的阅读背诵和提前看12本名著。
语文古诗词和文言文在初中阶段很拉分,可以提前学习和深化。
初中语文重点考察的是储备量和运用能力。
名著的12本书,占中考语文试卷8-12分,五六年级开始提前读着,
中考主要从作者概况,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精彩章节,这几点来考查。
这12本书不仅有厚度,而且有深度,不看肯定丢分。
多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中考各地都有体育考试,
初中除了寒暑假,每天时间都很紧张,四项都要练,是没有时间的。
所以,建议小学阶段就提前了解本地中考体育要求,提前准备起来。
而且,不止是为了考试,孩子多运动,对视力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尤其周末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动起来。
学会时间管理
养成放学回家能够专心、高效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这个习惯在小学可能优势不突出,因为作业少,但到了初中太重要了。
小学阶段少报课业辅导班,多留时间给孩子阅读、运动,
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到了初中后劲十足。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