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我从宜州师范音乐班毕业了。
然后跟几个同学回到原籍大化县,经过一个多月等待,我得知自己分配在大化镇五小(县城郊区的完小),
几个音乐班出来的我分配得最差。
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开心,因为~意味着我是一名教师了,
可以领工资养活自己,不再麻烦和依赖哥哥姐姐们了,减轻他们负担。
也意味着我是个国家干部了(13岁丧母、父亲年迈,都是几个哥姐负担我读书,特别是二哥二嫂,几乎负担了我全部开支)。
报道那天是表叔骑着28大自行车送我去,尽管路途不是很远,但是一路上坑坑洼洼,
那是一条水泥厂通往县城的路,到处尘土飞扬,灰尘浓滚滚的大得可怕,
我们骑了40分钟的车程到学校,看到一个简陋的校舍,有些教室还是瓦房四处通风的。
报道完我有点犯愁:不是教学环境,是住的地方…
学校有瓦房,但是很多蜘蛛网,而且很脏那种,地板都没铺平,还是泥巴那种,到处是老鼠串、下雨了到处漏水,
这些屋子明显放杂物的不是人住的,但是没有别的地方了……
住嘛,我是住不下了,除非大装修;

不住嘛,每天上下班骑单车吃不消,(那会很多人还没买摩托)咋办呢?!
有一天大姐的朋友来吃饭,我随口说学校附近有什么水泥房租吗?
他说,你不用租,我帮你问水泥厂套房,你可以跟水泥厂女职工住一套…
于是在他的帮助下,我跟一个水泥厂未婚女孩一起住一套三房一厅估计有70多平米,
宽敞明亮,干干净净,有阳台、洗手间,厨房,真的太方便了。
而且这种水泥房没有老鼠,月租金才10元。
当初月工资到手295元的我,没什么负担。
我就在那个屋子住下了,每天我比女孩先下班,我做饭等她,一起吃饭、聊天…
晚上我们各自在自己房间,互不干扰。
我把我的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房间有茶几(纸箱上铺着一张桌布,再放上一束太阳花)、
我有黑白电视、有微弱信号可以看迷糊的电视、不然自己在县城租了碟片回来看,床头还有录音机,
每晚听广播和歌曲,那会陈慧娴、孟庭苇的歌是我的最爱,还有当下流行的曲子,都是放磁带,
录音机伴着我每晚入眠…
在这个小屋我不寂寞,感觉特别舒适,到周末了就上县城,回姐姐家。
虽然很久了,但是那会真的感觉特别温馨,是我的港湾。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