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年,35岁朱元璋打败陈友谅。
庆功宴上,他命人将陈友谅的妃子,18岁的阁氏带了上来:"陪我喝了这杯酒,便饶你不死"。
可看着梨花带雨的阁氏,朱元璋竟起身拥她入帐。
这是朱元璋唯一一次强抢美色,正如他在《大诰》中所言:"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略地,
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女子。
唯有鄱阳之战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他实在太恨陈友谅了,即使杀了他也不解恨,更要用霸占他的女人来羞辱他。
可此事却让在晚年追悔莫及。
大明开国之后,阇氏被朱元璋册封为达定妃,她为朱元璋生下儿子朱梓,
是朱元璋称帝之后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唯一被朱元璋逼死的儿子。
陈友谅谅曾是朱元璋最为强劲的对手,在他称帝登基建立陈汉时,朱元璋还只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地方势力。
可做了皇帝的陈友谅有些飘了,亲统60万大军讨伐朱元璋。
结果在洪都城下,当时洪都的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以2万守军抵挡住了陈友谅大军的进攻,在苦撑85天后,总算等来了朱元璋率军驰援。
最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决战。
当时,陈友谅坐拥数百艘当时最为先进的楼船,船高几丈,分为上下三层。
陈友谅却犯了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一样的错误,以铁锁将战舰串联在一起。
突然东北风起,朱元璋命敢死勇士驾小船七艘,向陈友谅的楼船上射“火箭”。
湖面上顿时火光冲天。

最终,陈友谅被一箭射穿头颅,当场暴毙。
陈友谅战败后,他的妻妾全部被朱元璋俘虏。
朱元璋本人的意思是:他其实并不想要陈友谅的妻妾,在和陈友谅在打天下的路上屡次侵犯令他无比痛恨,
所以他一定要在陈友谅死后报复他,将他的妻子抢过来当自己的女人。
陈友谅的妻子阁氏被朱元璋抢走后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朱梓。
这个儿子的存在,最终让朱元璋后悔终生。
因为,阁氏和陈友谅之间其实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便她后来被朱元璋抢走当了妃子,但是他对于陈友谅的思念一天也不曾减少。
但是她毕竟还有个孩子,于是,她忍气吞声将孩子带大,等到孩子长大被带到其他地方就任潘王之时才将真相告诉了孩子。
他让孩子一定要时时刻刻记住杀父之仇,未来一定要给陈友谅报仇。
朱梓就任潘王的路上一直回味母亲临行前说的话,并在心中开始谋划复仇之路。
他在自己的铜牌上刻上了八个字:宁见阎王、不见贼王。
洪武23年,朱梓起兵造反,却很快就被朱元璋知道了。
朱梓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于是他愤怒之下在王宫中燃起了一把火,自己抱着自己的儿子一起跳墙身亡。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