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 » 正文

姥娘家没有男丁,年龄大了,闺女过来照顾父母

早些年,经常有住姥娘家的,一般都是姥娘家没有男丁,年龄大了,闺女过来照顾父母。 

老人百年后,闺女就住下不走了。 

张孩就是这样,他娘伺候完他姥爷姥娘,定居在孔庄,不走了。 

张孩也在孔庄娶妻生子,他会木匠手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我印象里,张孩媳妇很贤惠,齐耳短发,经常笑眯眯的。 

和大部分村里人处的都挺好。 

但"好亲戚不如好邻居";张孩和美玲家一墙之隔,关系却非常紧张。 

可能是欺负张孩家单门独户,也可能是美玲家有人在外地工作; 反正,张孩家没少受美玲娘欺负。 

两家太近了,一家说话,另一家听的清清楚楚。 一家做饭,飘出来的烟味,另一家就知道吃的啥。 

两家这么近,本应处的像一家人。 

可惜,张孩家只要有人说话大声,或者孩子嬉闹久了,隔墙就指桑骂槐,卷上了。 

孩子闹着玩本是天性,更何况是在自己家。 

张孩也忍了,有时候为了把日子过下去,得忍气吞声。 

张孩家的几个孩子就不敢大声说话,在自己家也不行。 

人可以不来往,养的鸡、羊却不懂人情世故。 它们以为,这么近,不就是一家人吗? 

所以,两家养的鸡、羊就经常互动,它们是非常友好的。 

有好吃的,它们就打个招呼,发出邀请,轻松过来了。 

美玲家的鸡跃过墙头,来张孩家蹭吃蹭喝,张孩是高兴的;鸡算是和平使者,讨好了它们,也算表达善意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卑微,低到尘埃里。

姥娘家没有男丁,年龄大了,闺女过来照顾父母配图 

张孩家的鸡却没有这种待遇,刚跃过墙头,就被美玲娘几棍子打晕,扔过来,嘴里还不干不净的骂。 

谁都有三分气节的,张孩媳妇就隔墙对骂。 

然后两家就升级到动手,单门独户肯定是吃亏的。 

村里人也劝架,但是谁也不会天天盯着他两家,日子都不好过。 

实在过不下去了,张孩就打算回老家。 

他家在苏集,老家还有不少人。 

来孔庄就是跟着他娘照顾他姥娘。 

搬家那天,村里去了不少人。 

张孩媳妇哭的泪人一样,拉着相熟人的手,舍不得放开。 

张孩就一直吸烟,指挥着大家往拖拉机上搬东西。 

一个家,不大会就空了。 

成一个家,需要半生岁月; 拆一个家,只需几个小时。 

张孩媳妇最后又哭着来院里走走停停。 

这是她的家,每个角落她都熟悉。 厨屋熏得漆黑,锅台上还有早上吃饭落下的饭粒。 

以后就不会这样,一家人围着吃饭了。 

故园难离,更何况是以这种方式离开。 

张孩搬到苏集后,我跟着我娘赶集时候,遇到他们几次。 

张孩媳妇拉着我娘的手,边哭边问村里的一些事。 

她是嫁到孔庄的,那里是她的家。

(投稿)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赚钱APP下载: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