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那会,和干医的朋友聊起高考来,他孩子成绩一般,本科有难度,高二那会想让孩子通过学播音主持参加高考走个本科,让我打了破坏。
我说你放着好好的现有资源不用,干嘛非要跨界让孩子到一个陌生行业?
即便通过播音主持进了本科线,毕业后又能干吗?
如果双非本科都难考,干吗不子承父(或母)业呢?
朋友是医院里德高望重的中医,夫人开着针炙馆,技术了得,天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的很。
关键一点,朋友的哥在卫健委。
让孩子走针炙吧,即便后来自己干,以你夫人、你哥,和你的人脉,还能走的很差吗?
朋友听了我的话,成绩出来,四百分出头,不过朋友很淡然了,
报了本省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了针炙,两年后女承母业,
年轻,又能开拓,加上母亲的帮扶,针炙馆慢慢的一家成了两家。
业务比她母亲做的还红火。

一技傍身,吃穿不愁,归根到底,人这辈子不就是在寻找一种赚钱的手段吗?
无论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最终目的还是就业,所以提醒家长们,给孩子们填高考志愿时,
一定考虑父母长辈的就业资源,也就是将来孩子就业时,你能否帮上忙。
门阀士族怎么来的?父母在烟草的子女在烟草,电力的在电力,
石油系统的大部分在石油,前几年没有考公考编的时候,
工商税务们的子女很多不也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进了工商税务吗?
现在的考公考编,和以前相比,确实保证了相对的公平竞争,
只是相对,水下到底有多深,不是我们肉眼凡胎所能看到的。
评论区里有人说圈层,特别对!
中国的社会阶层实际上很明显,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底层百姓的孩子想实现阶层跨越,鲤鱼跳红门,真的是小概率事件。
为什么有些二代上升的很快,圈子!人脉!资源!一句话,要有根!基!!!
社会就是一个大筛子,用房子,筛掉不奋斗的父母,用工作,
筛掉没资源的家庭,用学历,筛掉不努力的孩子,
规则从来都是强者制定的,
你要么努力成为强者,要么就只能忍着,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投稿清澈的童话)
